满江红·紫陌飞尘

辛弃疾〔宋代〕

紫陌飞尘,望十里、雕鞍绣毂。春未老、已惊台榭,瘦红肥绿。睡雨海棠犹倚醉,舞风杨柳难成曲。问流莺、能说故园无,曾相熟。
岩泉上,飞凫浴。巢林下,栖禽宿。恨荼蘼开晚,谩翻船玉。莲社岂堪谈昨梦,兰亭何处寻遗墨。但羁怀、空自倚秋千,无心蹴。

鹧鸪天(郑守厚卿席上谢余伯山,用其韵)

辛弃疾〔宋代〕

梦断京华故倦游。只今芳草替人愁。阳关莫作三叠唱,越女应须为我留。
看逸韵,自名流。青衫司马且江州。君家兄弟真堪笑,个个能修五凤楼。

丑奴儿

辛弃疾〔宋代〕

寻常中酒扶头后,歌舞支持。歌舞支持。谁把新词唤住伊。
临岐也有旁人笑,笑己争知。笑己争知。明月楼空燕子飞。

西江月(赋丹桂)

辛弃疾〔宋代〕

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西真人醉忆仙家。飞佩丹霞羽化。
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风露先加。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

新荷叶(再题傅岩叟悠然阁)

辛弃疾〔宋代〕

种豆南山,零落一顷为萁。几晚渊明,也吟草盛苗稀。风流划地,向尊前、采菊题诗。悠然忽见,此山正绕东篱。
千载襟期。高情想像当时。小阁横空,朝来翠扑人衣。是中真趣,问骋怀、游目谁知。无心出岫,白云一片孤飞。

如梦令(赋梁燕)

辛弃疾〔宋代〕

燕子几曾归去。只在翠岩深处。重到画梁间,谁与旧巢为主。深许。深许。闻道凤凰来住。

水调歌头·渊明最爱菊

辛弃疾〔宋代〕

渊明最爱菊,三径也栽松。何人收拾,千载风味此山中。手把离骚读遍,自扫落英餐罢,杖屦晓霜浓。皎皎太独立,更插万芙蓉。水潺湲,云澒洞,石巃嵸。素琴浊酒唤客,端有古人风。却怪青山能巧,政尔横看成岭,转面已成峰。诗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

朝中措 九日小集,时杨世长将赴南宫

辛弃疾〔宋代〕

年年团扇怨秋风。愁绝宝杯空。山下卧龙丰度,台前戏马英雄。而今休矣,花残人似,人老花同。莫怪东篱韵减,只今丹桂香浓。

水调歌头(醉吟)

辛弃疾〔宋代〕

四坐且勿语,听我醉中吟。池塘春草未歇,高树变鸣禽。鸿雁初飞江上,蟋蟀还来床下,时序百年心。谁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
欢多少,歌长短,酒浅深。而今已不如昔,后定不如今。闲处直须行乐,良夜更教秉烛,高曾惜分阴。白发短如许,黄菊倩谁簪。

鹧鸪天

辛弃疾〔宋代〕

一片归心拟乱云。春来谙尽恶黄昏。不堪向晚檐前雨,又待今宵滴梦魂。
炉烬冷,鼎香氛。酒寒谁遣为重温。何人柳外横双笛,客耳那堪不忍闻。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