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担山感事

孙应时〔宋代〕

客里愁如积,朝来意亦欣。
鸣阶无宿雨,度隙有归云。
且免泥盈尺,犹祈岁十分。
中原念淮浙,不忍话传闻。

黄岩新安镇膛中和王主簿春霁遣兴

孙应时〔宋代〕

天惜花时雨易晴,鸟知人意唤春醒。
归舟兀兀新安路,溪北溪南水正生。

送史同叔司直造朝

孙应时〔宋代〕

天壤王郎子,芝兰谢傅家。
班行想风采,诗礼倍光华。
万里鞭先著,连城玉未瑕。
中朝吕范氏,端的有余师。

挽周南夫寺簿

孙应时〔宋代〕

狱寺平反助,仪曹簿正明。
嘉猷新入告,天语重恩荣。
起滞方如此,论功百未成。
茫茫天理昧,叹惜恨难平。

与赵伯藏信叟游天衣寺

孙应时〔宋代〕

渺渺湖风引桂舟,竹舆沙径晚山稠。
千峰影底鸣双涧,三伏日中含九秋。
邂逅襟期俱洒落,等间归计少迟留。
何时更约云门路,踏破青鞋布袜休。

挽曾原伯大卿

孙应时〔宋代〕

群献馀端绪,中原故典刑。
风霜催短日,河汉独晨星。
悽恻丹心在,萧条世路丁。
天高那可问,挥泪湿青冥。

宿上方院祷晴

孙应时〔宋代〕

鹊为晚晴喜,山如秋夜凉。
蝉声起竽瑟,云影散牛羊。
神理应难昧,民忧得自康。
平生蔬笋腹,不厌宿僧房。

又寄潼川漕仲房

孙应时〔宋代〕

巴蜀劳肤使,溪山隔岁华。
一身知放国,万里岂忘家。
腊雪装归辔,春风阅禁花。
君王定前席,不必赋长沙。

送别袁公四诗

孙应时〔宋代〕

南风一夜涨痕吹,江岫排空送衮衣。
万里直愁知己远,百年长恨此公稀。
眼看蜀柂沙边起,心逐吴云峡外飞。
流水高山有殊遇,此生何地不瞻依。

挽沈云夫

孙应时〔宋代〕

我昔垂髫日,君来学雪斋。
宁知重骨肉,借作老生涯。
喜剧相过密,惊呈一病乖。
平生此长别,雨泪独伤怀。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