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照轩

释智愚〔宋代〕

剪木依山巧鉴池,已知写影到人稀。
一奁寒玉坐来久,但见双双白鸟飞。

无补侍者游方

释智愚〔宋代〕

索索青鞋蹈晓霜,逢人屈指问诸方。
有无探讨归来日,粪火堆边话短长。

恺藏主号庾岭

释智愚〔宋代〕

财宗北祖争衣处,雨洗风磨石尚新。
灵迹岂知千载后,丛林犹有昔时人。

酬李寄轩

释智愚〔宋代〕

寄傲知何所,行藏匪一轩。
究心无别旨,鸣道有来源。
未先通理不,声诗不在言。
相期湖上寺,执手听啼猿。

观山水图留休禅者

释智愚〔宋代〕

近远何多趣,难将尺寸求。
向来披岳顶,今已偏神州。
水肃苍林晚,寒生玉井秋。
圆蒲冷相对,时与话峰头。

颂古一百首

释智愚〔宋代〕

一文一武偶相逢,说尽英雄各不同。
俱往长安朝圣主,姓名终是达天聪。

颂古三首

释智愚〔宋代〕

力在如今作用时,情存毫忽便成欺。
谁知修水千峰碧,尽入秋风一瘦藜。

德惟侍者巡

释智愚〔宋代〕

岩桂初飘好问津,软风轻结露华新。
诸方不用多招手,自有寻香逐臭人。

颂古一百首

释智愚〔宋代〕

新罗拄杖遂宁钵,衲子家风那个无。
一等看来如墨黑,谁能重与较锱铢。

法光藏主之南徐

释智愚〔宋代〕

三呼檮一愧灵襟,湖海丛林已遍寻。
忘却飞猿旧时路,到头曾不厌初心。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