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司东都蒙襄阳李司徒相公书问因以奉寄

刘禹锡〔唐代〕

早忝金马客,晚为商洛翁。知名四海内,多病一生中。
举世往还尽,何人心事同。几时登岘首,恃旧揖三公。

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

刘禹锡〔唐代〕

禁漏晨钟声欲绝,旌旗组绶影相交。殿含佳气当龙首,
阁倚晴天见凤巢。山色葱笼丹槛外,霞光泛滟翠松梢。
多惭再入金门籍,不敢为文学解嘲。

送周使君罢渝州归郢州别墅

刘禹锡〔唐代〕

君思郢上吟归去,故自渝南掷郡章。野戍岸边留画舸,
绿萝阴下到山庄。池荷雨后衣香起,庭草春深绶带长。
只恐鸣驺催上道,不容待得晚菘尝。

酬严给事贺加五品兼简同制水部李郎中

刘禹锡〔唐代〕

九天雨露传青诏,八舍郎官换绿衣。初佩银鱼随仗入,
宜乘白马退朝归。雕盘贺喜开瑶席,彩笔题诗出锁闱。
闻道水曹偏得意,霞朝雾夕有光辉。

遥和韩睦州元相公二君子

刘禹锡〔唐代〕

玉人紫绶相辉映,却要霜须一两茎。
其奈无成空老去,每临明镜若为情。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

刘禹锡〔唐代〕

兄弟尽鸳鸾,归心切问安。贪荣五彩服,遂挂两梁冠。
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从今别君后,长忆德星看。

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

刘禹锡〔唐代〕

鸾声窈眇管参差,清韵初调众乐随。幽院妆成花下弄,
高楼月好夜深吹。忽惊暮雨飘零尽,唯有朝云梦想期。
闻道今年寒食日,东山旧路独行迟。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僚出城观秋稼…盛事以俟采诗者

刘禹锡〔唐代〕

长安铜雀鸣,秋稼与云平。玉烛调寒暑,金风报顺成。
川原呈上瑞,恩泽赐闲行。欲反重城掩,犹闻歌吹声。

梦扬州乐妓和诗

刘禹锡〔唐代〕

花作婵娟玉作妆,风流争似旧徐娘。
夜深曲曲湾湾月,万里随君一寸肠。

望夫山

刘禹锡〔唐代〕

何代提戈去不还,独留形影白云间。肌肤销尽雪霜色,
罗绮点成苔藓斑。江燕不能传远信,野花空解妒愁颜。
近来岂少征人妇,笑采蘼芜上北山。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