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白二十二赠王山人

刘禹锡〔唐代〕

爱名之世忘名客,多事之时无事身。古老相传见来久,
岁年虽变貌常新。飞章上达三清路,受箓平交五岳神。
笑听咚咚朝暮鼓,只能催得市朝人。

和浙西尚书闻常州杨给事制新楼因寄之作

刘禹锡〔唐代〕

文昌星象尽东来,油幕朱门次第开。
且上新楼看风月,会乘云雨一时回。

海阳十咏。吏隐亭

刘禹锡〔唐代〕

结构得奇势,朱门交碧浔。外来始一望,写尽平生心。
日轩漾波影,月砌镂松阴。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

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

刘禹锡〔唐代〕

旌节下朝台,分圭从北回。城头鹤立处,驿树凤栖来。
旧路芳尘在,新恩馹骑催。里闾风偃草,鼓舞抃成雷。
吏散山禽啭,庭香夏蕊开。郡斋堪四望,壁记有三台。
人讶征黄晚,文非吊屈哀。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

酬令狐相公早秋见寄

刘禹锡〔唐代〕

公来第四秋,乐国号无愁。军士游书肆,商人占酒楼。
熊罴交黑槊,宾客满青油。今日文章主,梁王不姓刘。

故洛城古墙

刘禹锡〔唐代〕

粉落椒飞知几春,风吹雨洒旋成尘。
莫言一片危基在,犹过无穷来往人。

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镇太原

刘禹锡〔唐代〕

十万天兵貂锦衣,晋城风日斗生辉。行台仆射深恩重,
从事中郎旧路归。叠鼓蹙成汾水浪,闪旗惊断塞鸿飞。
边庭自此无烽火,拥节还来坐紫微。

阳山庙观赛神(梁松南征至此,遂为其神,在朗州)

刘禹锡〔唐代〕

汉家都尉旧征蛮,血食如今配此山,曲盖幽深苍桧下,
洞箫愁绝翠屏间。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起醉颜。
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

喜康将军见访

刘禹锡〔唐代〕

谪居愁寂似幽栖,百草当门茅舍低。
夜猎将军忽相访,鹧鸪惊起绕篱啼。

美温尚书镇定兴元以诗寄贺

刘禹锡〔唐代〕

旌旗入境犬无声,戮尽鲸鲵汉水清。
从此世人开耳目,始知名将出书生。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