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十咏。云英潭

刘禹锡〔唐代〕

芳幄覆云屏,石奁开碧镜。支流日飞洒,深处自疑莹。
潜去不见迹,清音常满听。有时病朝酲,来此心神醒。

海阳十咏。月窟

刘禹锡〔唐代〕

溅溅漱幽石,注入团圆处。有如常满杯,承彼清夜露。
岩曲月斜照,林寒春晚煦。游人不敢触,恐有蛟龙护。

西川李尚书知愚与元武昌有旧远示二篇…继和二首

刘禹锡〔唐代〕

如何赠琴日,已是绝弦时。
无复双金报,空馀挂剑悲。
宝匣从此闲,朱弦谁复调。
只应随玉树,同向土中销。

和游房公旧竹亭闻琴绝句

刘禹锡〔唐代〕

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一闻流水曲,重忆餐霞人。

与歌童田顺郎

刘禹锡〔唐代〕

天下能歌御史娘,花前叶底奉君王。
九重深处无人见,分付新声与顺郎。

寄湖州韩中丞

刘禹锡〔唐代〕

老郎日日忧苍鬓,远守年年厌白蘋.终日相思不相见,长频相见是何人。

令狐仆射与余投分素深纵山川阻修…附于旧编之末

刘禹锡〔唐代〕

前日寝门恸,至今悲有馀。已嗟万化尽,方见八行书。
满纸传相忆,裁诗怨索居。危弦音有绝,哀玉韵犹虚。
忽叹幽明异,俄惊岁月除。文章虽不朽,精魄竟焉如。
零泪沾青简,伤心见素车。凄凉从此后,无复望双鱼。

和令狐相公春早朝回盐铁使院中作

刘禹锡〔唐代〕

柳动御沟清,威迟堤上行。城隅日未过,山色雨初晴。
莺避传呼起,花临府署明。簿书盈几案,要自有高情。

题于家公主旧宅

刘禹锡〔唐代〕

树绕荒台叶满池,箫声一绝草虫悲。邻家犹学宫人髻,
园客争偷御果枝。马埒蓬蒿藏狡兔,凤楼烟雨啸愁鸱。
何郎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蒙恩转仪曹郎依前充集贤学士举韩潮州自代因寄七言

刘禹锡〔唐代〕

翔鸾阙下谢恩初,通籍由来在石渠。暂入南宫判祥瑞,
还归内殿阅图书。故人犹在三江外,同病凡经二纪馀。
今日荐君嗟久滞,不惟文体似相如。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