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深法师游南岳(上人本住资圣寺)

刘禹锡〔唐代〕

师在白云乡,名登善法堂。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飞锡无定所,宝书留旧房。唯应衔果雁,相送至衡阳。

答乐天戏赠

刘禹锡〔唐代〕

才子声名白侍郎,风流虽老尚难当。诗情逸似陶彭泽,
斋日多如周太常。矻矻将心求净法,时时偷眼看春光。
知君技痒思欢宴,欲倩天魔破道场。

令狐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刘禹锡〔唐代〕

上国庭前草,移来汉水浔。朱门虽易地,玉树有馀阴。
艳彩凝还泛,清香绝复寻。光华童子佩,柔软美人心。
惜晚含远思,赏幽空独吟。寄言知音者,一奏风中琴。

海阳十咏。棼丝瀑

刘禹锡〔唐代〕

飞流透嵌隙,喷洒如丝棼。含晕迎初旭,翻光破夕曛。
馀波绕石去,碎响隔溪闻。却望琼沙际,逶迤见脉分。

答张侍御贾喜再登科后,自洛赴上都赠别

刘禹锡〔唐代〕

又被时人写姓名,春风引路入京城。
知君忆得前身事,分付莺花与后生。

和乐天早寒

刘禹锡〔唐代〕

雨引苔侵壁,风驱叶拥阶。久留闲客话,宿请老僧斋。
酒瓮新陈接,书签次第排。翛然自有处,摇落不伤怀。

伤丘中丞

刘禹锡〔唐代〕

邺下杀才子,苍茫冤气凝。枯杨映漳水,野火上西陵。
马鬣今无所,龙门昔共登。何人为吊客,唯是有青蝇。

酬仆射牛相公晋国池上别后至甘棠馆忽梦同游…口号见寄

刘禹锡〔唐代〕

已嗟池上别魂惊,忽报梦中携手行。
此夜独归还乞梦,老人无睡到天明。

酬杨侍郎凭见寄

刘禹锡〔唐代〕

翔鸾阙底谢皇恩,缨上沧浪旧水痕。
疏傅挥金忽相忆,远擎长句与招魂。

冬夜宴河中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

刘禹锡〔唐代〕

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帘外雪已深,座中人半醉。
翠蛾发清响,曲尽有馀意。酌我莫忧狂,老来无逸气。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