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前歙黟楚□□五首

方回〔元代〕

儒者书隐公,昔持浙西节。
按一青溪令,闻者胆为裂。
先声到江东,庶亦有旌别。
似闻复留中,骎骎管喉舌。
君可持我诗,叩门细自列。
贪吏剧百巧,廉吏抱一拙。
拙廉名弗彰,巧贪位深窃。
何啻万蚊虻,日咂生民血。
我老死已近,分甘粮欲绝。
此公能荐君,长鬣幸未雪。

春日小园即事十首

方回〔元代〕

身隐山中聊复尔,诗传海外岂其然。
□间日有人携酒,□恼如天亦醉眠。

题观妙轩

方回〔元代〕

前身恐是靖庐公,手擘崔嵬栋此宫。
拔地三三屏特起,藏天六六洞潜通。
渊明山气忘言外,太白秋声静坐中。
一洗丹玄童子眼,待看鸾鹤下晴空。

日长三十韵寄赵宾旸

方回〔元代〕

栗里渊明径,桤林子美堂。
乱离容不死,穷乏果何伤。
红粒炊{左禾右山}饭,青苔煮菜汤。
甲兵才偃息,城市转荒凉。
最苦樵苏贵,曾微药饵良。
频仍赊酒饮,卒急卖书偿。
败絮熏还曝,粗絺洗更浆。
炎蒸虽惭迫,寒冷尚宜防。
沦茗徵瓮盏,包梨集纸囊。
头昏修菊枕,肤汗拭藤床。
困倦成衰懦,疏慵欠激昂。
{外广内殷乙换二}空需马藁,碓净缺鸡糠。
思虑徒迂阔,营求竟渺茫。
忆儿观燕乳,怀友听莺吭。
守分甘丘壑,逢时付庙廊。
骨骸同朽腐,名字孰芬香。
但握锄犁柄,终逃鈇钺铓。
次游多竖褐,谈话止农桑。
应俗循中道,颐生宝祠方。
邻僧营藏字,侠士戏球场。
角武焉能往,摛文或可当。
病稀摩诘问,歌类接舆狂。
举世嘲痴叔,何人识漫郎。
北辕回朔漠,南昌棹辍沅湘。
谊气知犹壮,颓龃惧不遑。
六旬过眼电,万事满颐霜。
静乐非无动,閒遨却似忙。
连苔移巨石,带露数新篁。
天地诗人少,山林夏日长。
此心无别路,一武到羲黄。

次韵志归十首

方回〔元代〕

还家五月初,倏忽又旬余。
凉剂医羸马,尘编磔蠹鱼。
小迟延客饮,作急报儿书。
歙睦频来往,何时永定居。

呈孟君复能静使君二首

方回〔元代〕

细玩包瓜以杞爻,俊人肯与秃翁交。
公侯复始须廊庙,尔汝忘形未草茅。
各诵新诗针遇芥,相期古道漆投胶。
一樽百尺楼头酒,玄白无心赋解嘲。

连雨

方回〔元代〕

下潦多成疾,荒墟或告饥。
夏寒几阅月,昼晦动逾时。
坠果全无味,新禾间欲萎。
可能留少许,庚伏洒炎曦。

次韵金汉臣五城道中

方回〔元代〕

郊行胸次爽于秋,岁稔天宽百姓忧。
但有樵人歌陇上,永无廷尉望山头。
最宜旷野开诗思,未觉他乡动客愁。
想见霜林疏更好,绿阴时节忆曾游。

新晴过张村旧巡检寨

方回〔元代〕

干戈逾一纪,几度此江边。
近觉全无盗,仍欣粗有年。
炊烟生古屋,晴日照新船。
犹忆纷纭际,偷生尽可怜。

辨渊明诗

方回〔元代〕

微禽移木石,欲以塞东洋。
赋寿何能远,衔冤未始忘。
起脾讹越婢,澎浪转彭郎。
轻改刑天字,于文恐未详。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