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日丁丑长至前喜晴

方回〔元代〕

楼南红气满霜天,新霁湖山晓色妍。
七日喜逢长至日,百年惭到古稀年。
故园卷饼思新菜,冻井浇梅出暖泉。
谁信少陵夔府后,肯吟六琯五纹篇。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

方回〔元代〕

汉唐台阁画功臣,何似宣尼从祀人。
欲绘两贤继张吕,临邛魏老建安真。

漫兴九首 其九

方回〔元代〕

欲跨羸骖去,江村访酒家。杖头无阿堵,肯听锦囊赊。

赠笔工杨日新

方回〔元代〕

黄钟九寸裁为律,六吕六律相配匹。
嶰谷参差十二筒,猗管城子从此出。
上古苍颉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笔。
吴云不律燕云弗,韵书又以律为聿。
曰方曰册刀削之,削之笔之作以述。
析竹蘸墨丝其端,龙图龟书就篇帙。
秋兔拔毛号毛颍,愈奇愈巧愈精密。
修管执之以为柄,短管窍之以为室。
其实不过一毫端,良工于此有神术。
锋但欲齐忌太尖,翠羽鼠须俱不必。
老夫平生学欧颜,晚脱场屋涂注乙。
著书弃笔如丘山,使年将及三万日。
眼花尚能写蝇头,笔不如意辄怒叱。
江淮笔工千百家,孰甲孰乙我所悉。
鸡距散卓杨日新,不落第二亦第一。

后天易吟三十首

方回〔元代〕

观身不见背,动体悉由心。
向阳负阴处,离坎细推寻。

次韵陈正之团扇画一鱼二首

方回〔元代〕

妙得濠梁趣,任公犗肯吞。
□泉如有待,头角上天门。

虚谷志归十首

方回〔元代〕

一出春连夏,新诗几首成。
多因书土俗,稍亦记途程。
删削犹无暇,传抄未可轻。
近来多才俊,何敢与争名。

生日再书

方回〔元代〕

汤饼随缘和酱醯,六年三潦念民饥。
重逢白发人生日,愿见黄梅雨止时。
诗好远过千岁寿,家贫深负五男儿。
许身稷契杜陵老,岂谓残生乃至斯。

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

方回〔元代〕

虽曾为太守,过似布衣贫。
未足肩前辈,犹应胜近人。
苦吟常不寐,得句忽如神。
玉食轘东市,何如保幅巾。

次韵宾旸张氏山园红菊

方回〔元代〕

惟菊可配松,受命天地正。
吾家植千本,朝耘暮灌润。
未言制颓龄,且用乐野性。
严霜百草死,后皇布肃令。
始知贞劲节,老硬异脆嫩。
俗圃莳红卉,赖君古道振。
斥谓非其类,一洗灵均根。
骚人昔所餐,此辈何敢竞。
恶紫如恶莠,鲁叟遁无闷。
世眼重脂粉,君子故安命。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