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方回〔元代〕

长安应制住红楼,浪惹玄都紫陌愁。
天目有山无捷径,落花莫放出溪流。

朱字兰亭

方回〔元代〕

倾城国色着胭脂,红字兰亭又出奇。
比换鹅书更姿媚,一杯卯酒醉西施。

次韵阎学士靖轩赠受益山居二首

方回〔元代〕

十里方诸影绿鬟,空蒙潋滟一窗间。
天河不洗读书眼,未可同君上此山。

雪后楼望

方回〔元代〕

健走看肥马,饥号念冻乌。
聊须辟窗户,何敢犯泥涂。
枯木痴如死,遥山淡欲无。
寒天古城人,谁共醉澄湖。

次韵寄题堪上人云外轩

方回〔元代〕

万重云外一蘧庐,想见降龙长者居。
溪上过桥谁觅路,峰头飞锡已凌虚。
汉台列像焉如许,陶岫吟归孰起予。
傥憩夜炉煨芋处,可能更读邺侯书。

春日小园即事十首

方回〔元代〕

莳药移花撰石名,稍加心匠可经营。
天真不假人为力,绿树啼莺一两声。

小楼

方回〔元代〕

乾坤今古事,尽在倚栏间。
初上似登塔,忽高都见山。
醉眸天共远,吟思暮忘还。
城市如岩壑,谁能共此閒。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方回〔元代〕

我诗无所师,意略与古同。
篆士见之笑,寒苦啼秋虫。
采菊忽见山,不辨南与东。
奇句忽天来,目断孤征鸿。
岂有学圣贤,而不忍饥穷。

垂欲归主客皆至

方回〔元代〕

荒林野冢古原头,倚树何人识故侯。
幽僻閴寥变欢笑,针锋芥子忽相投。

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韵酬俞好问四首

方回〔元代〕

彻夜无眠直到明,拟春晴又不春晴。
酒材劣致平原督,花事愁闻望帝声。
病体惯经寒热证,倦途浑忘短长程。
五年浩荡江湖梦,犹喜相逢得友生。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