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后读鹤田李元晖新诗用其体

方回〔元代〕

菊悴兰摧忆别离,雪边重映十年诗。
泪凝紫篠湘灵怨,血迸红英蜀魄悲。
旷野虎狼喧寇暴,长途鱼雁隔亲知。
庄生浪说能齐物,尧桀影殇讵可欺。

别秀亭五首

方回〔元代〕

市人指黑应怪讶,拄杖倚空何所为。
戍角征鼙曾汹汹,樵歌牧笛尚熙熙。
风流剩有登临兴,摇落宁无代谢悲。
□□翁诗吾解赋,升平不似放翁时。

先天易吟三十首

方回〔元代〕

六爻六画后,六位六虚中。
此处曾着眼,玄哉无极翁。

八月三十日晓晴

方回〔元代〕

高树号风始欲丹,秋晴诗老试凭栏。
食贫破砚惊犹在,身瘦寒衣觉渐宽。
家里儿孙音问好,客中僮仆使令难。
雪前霜后归吾圃,瘦菊疏梅尽耐看。

六月初一日次韵酬元煇

方回〔元代〕

吾不及渊明,爱酒未能止。
不仕亦有禄,赖此天之美。
年年揽饥肠,忧旱复忧水。
迩来甘雨调,恶况已一洗。
□□佳人葠,古绵真附子。
服药焉用多,寡欲即将理。
固穷岂无说,屡空讵足耻。
彼以盗贼富,乃兹所深鄙。
怀人渴仪刑,秉芳在中沚。
心赏于焉臻,酌水味亦旨。
况有杯中物,侑以来禽李。
清谈有余韵,草木亦侧耳。
云霄自旦奭,丘壑且园绮。
向来荣进念,腐泥沉井底。
相与赓醉吟,所乐不过此。
寄语亨衢人,可吊不可喜。
猗嗟楚子文,庸肯愠三已。

离婺源过古荐注口张村三渡遂登五岭

方回〔元代〕

卧闻邻客晓先发,亦束寝衣辞旅榻。
急雨顿止风稍动,空山微凉路不滑。
溪流向西吾适东,舟渡者三更横纵。
人心最险天自易,左路欲穷须右通。
蚕放三眠大麦熟,含桃烂红豌豆绿。
野次思之不可致,七日菜食市无肉。
南山之北归去来,摘菊剪韭手所栽。
说诗命酒花当开,焉用舍是登崔嵬。

喜刘元煇再至用前韵二首

方回〔元代〕

诗忙去复来,侧睨笑舆台。
未厌庖三韭,终难和八梅。
亲朋惊逝谢,租债迫徵催。
不酌开怀酒,愁眉讵许开。

次韵徐赞府蜚英八首

方回〔元代〕

高低田水入溪流,溪岸閒横野渡舟。
麦饭家家甑中有,永无犊佩起山头。

入五月病二七日

方回〔元代〕

病已捐蒲酒,寒犹拥絮衣。
形骸元自劣,气候每相违。
人死朝朝有,吾衰事事非。
尫羸存喘息,聊复信天机。

送胡仲虎归婺源并呈江山长雷

方回〔元代〕

大儒畴昔起乾淳,天地星源一脉真。
肯使我为修学记,始知君是读书人。
流泉要验胸中活,死草无拘纸上陈。
太极初生第一点,寻根细认古今春。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