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州月夜感怀

储嗣宗〔唐代〕

雁池衰草露沾衣,河水东流万事微。
寂寞青陵台上月,秋风满树鹊南飞。

送友人游吴

储嗣宗〔唐代〕

吴山青楚吟,草色异乡心。一酌水边酒,数声花下琴。
登楼旧国远,探穴九疑深。更想逢秋节,那堪闻夜砧。

得越中书

储嗣宗〔唐代〕

芳草离离思,悠悠春梦馀。池亭千里月,烟水一封书。
诗想怀康乐,文应吊子胥。扁舟恋南越,岂独为鲈鱼。

送人归故园

储嗣宗〔唐代〕

远节惨言别,况予心久违。从来忆家泪,今日送君归。
野路正风雪,还乡犹布衣。里中耕稼者,应笑读书非。

秋墅

储嗣宗〔唐代〕

欲暮候樵者,望山空翠微。虹随馀雨散,鸦带夕阳归。
穷巷长秋草,孤村时捣衣。谁知多病客,寂寞掩柴扉。

经故人旧居

储嗣宗〔唐代〕

万里访遗尘,莺声泪湿巾。古书无主散,废宅与山邻。
宿草风悲夜,荒村月吊人。凄凉问残柳,今日为谁春。

春怀寄秣陵知友

储嗣宗〔唐代〕

庐江城外柳堪攀,万里行人尚未还。
借问景阳台下客,谢家谁更卧东山。

宿范水

储嗣宗〔唐代〕

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边。露湿芙蓉渡,月明渔网船。
寒机深竹里,远浪到门前。何处思乡甚,歌声闻采莲。

宿甘棠馆

储嗣宗〔唐代〕

尘迹入门尽,悄然江海心。水声巫峡远,山色洞庭深。
风桂落寒子,岚烟凝夕阴。前轩鹤归处,萝月思沈沈。

沧浪峡(一作储光羲诗)

储嗣宗〔唐代〕

沧浪临古道,道上石成尘。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储嗣宗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