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声(修行里张家宅南亭作)

白居易〔唐代〕

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
萧寥发为声,半夜明月前。寒山飒飒雨,秋琴泠泠弦。
一闻涤炎暑,再听破昏烦。竟夕遂不寐,心体俱翛然。
南陌车马动,西邻歌吹繁。谁知兹檐下,满耳不为喧。

岁暮寄微之三首

白居易〔唐代〕

微之别久能无叹,知退书稀岂免愁。甲子百年过半后,
光阴一岁欲终头。池冰晓合胶船底,楼雪晴销露瓦沟。
自觉欢情随日减,苏州心不及杭州。
荣进虽频退亦频,与君才命不调匀。若不九重中掌事,
即须千里外抛身。紫垣南北厅曾对,沧海东西郡又邻。
唯欠结庐嵩洛下,一时归去作闲人。
白头岁暮苦相思,除却悲吟无可为。枕上从妨一夜睡,
灯前读尽十年诗。龙钟校正骑驴日,憔悴通江司马时。
若并如今是全活,纡朱拖紫且开眉。

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永安水亭兼招本曹杨侍郎同行

白居易〔唐代〕

道行无喜退无忧,舒卷如云得自由。良冶动时为哲匠,
巨川济了作虚舟。竹亭阴合偏宜夏,水槛风凉不待秋。
遥爱翩翩双紫凤,入同官署出同游。

林下闲步,寄皇甫庶子

白居易〔唐代〕

扶杖起病初,策马力未任。既懒出门去,亦无客来寻。
以此遂成闲,闲步绕园林。天晓烟景澹,树寒鸟雀深。
一酌池上酒,数声竹间吟。寄言东曹长,当知幽独心。

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

白居易〔唐代〕

震泽平芜岸,松江落叶波。在官常梦想,为客始经过。
水面排罾网,船头簇绮罗。朝盘鲙红鲤,夜烛舞青娥。
雁断知风急,潮平见月多。繁丝与促管,不解和渔歌。

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

白居易〔唐代〕

元圣生乘运,忠贤出应期。还将稽古力,助立太平基。
土控吴兼越,州连歙与池。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廉察安江甸,澄清肃海夷。股肱分外守,耳目付中司。
楚老歌来暮,秦人咏去思。望如时雨至,福是岁星移。
政静民无讼,刑行吏不欺。撝谦惊主宠,阴德畏人知。
白玉惭温色,朱绳让直辞。行为时领袖,言作世蓍龟。
盛幕招贤士,连营训锐师。光华下鹓鹭,气色动熊罴。
出入麾幢引,登临剑戟随。好风迎解榻,美景待搴帷。
晴野霞飞绮,春郊柳宛丝。城乌惊画角,江雁避红旗。
藉草朱轮驻,攀花紫绶垂。山宜谢公屐,洲称柳家诗。
酒气和芳杜,弦声乱子规。分球齐马首,列舞匝蛾眉。
醉惜年光晚,欢怜日影迟。回塘排玉棹,归路拥金羁。
自顾龙钟者,尝蒙噢咻之。仰山尘不让,涉海水难为。
身忝乡人荐,名因国士推。提携增善价,拂拭长妍姿。
射策端心术,迁乔整羽仪。幸穿杨远叶,谬折桂高枝。
佩德潜书带,铭仁暗勒肌。饬躬趋馆舍,拜手挹阶墀。
霄汉程虽在,风尘迹尚卑。敝衣羞布素,败屋厌茅茨。
养乏晨昏膳,居无伏腊资。盛时贫可耻,壮岁病堪嗤。
擢第名方立,耽书力未疲。磨铅重剸割,策蹇再奔驰。
相马须怜瘦,呼鹰正及饥。扶摇重即事,会有答恩时。

陕府王大夫相迎偶赠

白居易〔唐代〕

紫微阁老自多情,白首园公岂要迎。伴我绿槐阴下歇,
向君红旆影前行。纶巾发少浑欹仄,篮舆肩齐甚稳平。
但问主人留几日,分司宾客去无程。

答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来篇云共相呼唤醉归来)

白居易〔唐代〕

今岁日馀二十六,来岁年登六十二,尚不能忧眼下身,
因何更算人间事。居士忘筌默默坐,先生枕麹昏昏睡。
早晚相从归醉乡,醉乡去此无多地。

两朱阁-刺佛寺浸多也

白居易〔唐代〕

两朱阁,南北相对起。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
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第宅亭台不将去,
化为佛寺在人间。妆阁伎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
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磬。寺门敕榜金字书,
尼院佛庭宽有馀。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
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平人几家地。仙去双双作梵宫,
渐恐人间尽为寺。

同韩侍郎游郑家池吟诗小饮

白居易〔唐代〕

野艇容三人,晚池流浼浼。悠然依棹坐,水思如江海。
宿雨洗沙尘,晴风荡烟霭。残阳上竹树,枝叶生光彩。
我本偶然来,景物如相待。白鸥惊不起,绿芡行堪采。
齿发虽已衰,性灵未云改。逢诗遇杯酒,尚有心情在。
上一页 下一页 转到: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