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日荆州作

吴融〔唐代〕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译文及注释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pái)(huái)
被贬荒远之地离家万里已是哀伤至极,满眼萧条秋景让人更加惆怅迷茫。
投荒:贬谪、流放至荒远之地。寓目:过目。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动。
 
浊醪(láo)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浊酒再凉也要一饮而尽,喝了许多也不醉,远处的黄菊也因天气暖和未开。
浊醪:浊酒。任:任凭。辞:辞别。因:因为。暄:温暖。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sài)鸿来。
京师战乱不要回,这种动荡时期我的旧友又在哪里?
上国:京师。戎马:战争。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想到家事国事自己都无能为力,趁着夕阳未至,一人走下楚台。
残阳:夕阳。下楚台:走下楚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被贬荒远之地离家万里已是哀伤至极,满眼萧条秋景让人更加惆怅迷茫。
浊酒再凉也要一饮而尽,喝了许多也不醉,远处的黄菊也因天气暖和未开。
京师战乱不要回,这种动荡时期我的旧友又在哪里?
想到家事国事自己都无能为力,趁着夕阳未至,一人走下楚台。

注释
投荒:贬谪、流放至荒远之地。
寓目:过目。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动。
浊醪:浊酒。
任:任凭。
辞:辞别。
因:因为。
暄:温暖。
上国:京师。
戎马:战争。
残阳:夕阳。
下楚台:走下楚台。

赏析

题目透露时间和地点,时间为重阳节,地点是荆州(作者被贬之地)。过去没有高铁,无法快速回家;没有手机,无法同亲人们及时联系。一个被贬谪之人又逢佳节,我们应该能猜出来诗歌的情感是悲伤的。

首联是起,作者独登高台,想到自己离家万里,悲伤之情,油然而生。极目远眺,看到是秋天的肃杀之景,更加惆怅迷茫,首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颔联是承,作者愁绪满怀,想到了喝酒解愁。喝的是浊酒,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作者的收入一般,杜甫在《登高》也是“潦倒新停浊酒杯”。任凭酒再凉,我也要一饮而尽,可见作者的愁思之重。喝了很多,很难不醉。(恳请方家指教,这句让人费解)再次远望,发现黄菊因为天气暖和也未盛开,想看美景消愁,结果看到不少心中之景。

颈联是转,由写自己转到了写国家。京师战乱,不要归去,这里有作者的忧国之情,第六句紧承第五句而来,国家不太平,我的故友现在在哪呢?不经意间看到了天上的鸿雁,想到了自己仍在漂泊,想到了朋友至今杳无音信,感伤自己,思念朋友。

尾联是合,尾联多是卒章显志。无奈是必须圈点勾画出来的,对于自己的事,自己无能为力;对于国家的事,也爱莫能助,往远处看,发现天已经快到傍晚了,我也没啥心情,趁着夕阳未至,我一人走下楚台。

吴融简介

吴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吴融的诗词(281首)>>
猜您喜欢

九日

唐代李商隐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唐代杜甫

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

唐代李白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
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
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
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
彤襟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
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
晚从南峰归,萝月下水壁。
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
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舄。

九卿天上落,五马道旁来。
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
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
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
山从图上见,溪即镜中回。
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