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池上用简斋韵

朱槔〔宋代〕

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
斗沉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不来。
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
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万死台。

译文及注释

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
日落之后闲坐纳凉解衣临风,卧床靠近池水已经三次移动。
简斋:即陈与义。陈与义在南渡之后,所写诗多为感愤时事之作。

斗沉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不来。
北斗低沉,夜深人静,鱼儿自得其乐,月亮渐渐转过银河,不见归雁来鸿。
斗:指星斗。鱼方乐:《庄子·秋水》:“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此典故多用于别有会心,自得其乐。河:指银河。雁未来:时值初秋,北雁尚未南飞。

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
可供说话的是庭院里的绿树,还有那枝头的浅红花朵劝酒助兴。
木末:树梢。

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suī)阳万死台。
独自对着池水映出我满头白发,不能再像那张巡誓死守城。
苍华:据《黄庭经》,发神为苍华,字太元。头发斑白,亦称苍华。睢阳: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阳。巡每誓师,嚼齿穿龈援乏城陷,巡、远皆不屈死。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

1、陶文鹏主编,历代爱国诗歌选译,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02,第355页
2、缪钺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6,第948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日落之后闲坐纳凉解衣临风,卧床靠近池水已经三次移动。
北斗低沉,夜深人静,鱼儿自得其乐,月亮渐渐转过银河,不见归雁来鸿。
可供说话的是庭院里的绿树,还有那枝头的浅红花朵劝酒助兴。
独自对着池水映出我满头白发,不能再像那张巡誓死守城。

注释
简斋:即陈与义。陈与义在南渡之后,所写诗多为感愤时事之作。
斗,指星斗。鱼方乐:《庄子·秋水》:“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此典故多用于别有会心,自得其乐。
河:指银河。雁未来:时值初秋,北雁尚未南飞。
木末:树梢。
苍华:据《黄庭经》,发神为苍华,字太元。头发斑白,亦称苍华。
睢(suī)阳: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阳。巡每誓师,嚼齿穿龈援乏城陷,巡、远皆不屈死。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

1、陶文鹏主编,历代爱国诗歌选译,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02,第355页
2、缪钺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6,第948页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是诗人于夏日傍晚,在池塘边闲适纳凉时,念及当时南宋政权的抗金意志越发薄弱,诗人心中满是悲愤,用陈与义之韵作此诗,以励其节、壮其气。

1、缪钺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6,第948页
2、陶文鹏主编,宋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1,第542页

赏析

上诗前三国皆写诗人夏日纳凉时的闲适;尾国却笔锋陡转,情调变为悲愤,表达了当时忧国志士共同的悲苦无诉的心境。全诗饶有高雅情趣,颇具感染力。

首两句:“今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点明作者是在日今之后才来的,他解衣当风,移床临水,床的位置,不觉已换了三回了,可见追凉心切。

第三四两句,写他乘凉直到深夜还未回去。星斗已经渐渐低沉了,池里的鱼儿,正在自得其乐,水面上不时可以听到鱼儿唼喋的声音。因为今晚是有月亮的,所以环境里所见的事物比较清晰。月亮渐渐地转到银河的西边了,可惜的是雁儿还没有飞来,这儿显得很静。

第五六两句:“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池塘是和庭院靠近的,庭院里寂静无人,上时可供答话的,只有院子里稀疏的碧树了。在疏翠当中,还间有些浅红的花朵,想喝上点清酒,也只有这些花朵相劝持杯了。作者在如上幽静的环境中,不改居贫之乐,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结尾两句:“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万死台。”是由深夜纳凉,陡然兴起的感慨。作者和其兄朱松,都是主张坚决抗金的志士。上时已届老年,夜深的当儿,虽也萧然自适,但上刻对影清池,深感时光易逝,机会难来,自己已是苍颜华发了。可是国仇未报,抗金的意志虽未消失,而秦桧等投降派揽有大权,自己也便无门报国,不能像张巡那样登台誓师,万死不辞了。“莫上睢阳万死台”之句,正是在闲适中陡然产生的悲愤,而这种心境,又显示着当时忧国志士共同的悲哀而无处控诉。

1、缪钺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6,第948页

朱槔

徽州婺源人,字逢年。朱松弟。有轶才,自负其长,不肯随俗俯仰。工诗。有《玉澜集》。朱槔的诗词(1首)>>
猜您喜欢

即事二首·其一

宋代汪藻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夏日游南湖

宋代谢薖

麴尘裙与草争绿,象鼻筩胜琼作杯。
可惜小舟横两桨,无人催送莫愁来。

夏日绝句

宋代杨万里

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