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居即事

韦应物〔唐代〕

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
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
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
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

译文及注释

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
院子里的竹林一片萧疏,兰花也频频遭遇风雨摧折。
燕居:闲居。即事:以眼前事物为题材写诗文。

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
树林中的鸟儿幽幽啼叫,无人来访,地上已经长满青苔。

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
这样闲居的生活已经过了很久了,不知不觉已是夏天,树木已经结果。
日已永:日已长。结:植物结果实。

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
橱架上堆满了书籍,我经常过来坐在北窗边翻看。
北窗:常指隐居之人的屋窗。

1、钱文辉著.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 唐代山水田园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09:709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院子里的竹林一片萧疏,兰花也频频遭遇风雨摧折。
树林中的鸟儿幽幽啼叫,无人来访,地上已经长满青苔。
这样闲居的生活已经过了很久了,不知不觉已是夏天,树木已经结果。
橱架上堆满了书籍,我经常过来坐在北窗边翻看。

注释
燕居:闲居。
即事:以眼前事物为题材写诗文。
日已永:日已长。
结:植物结果实。
北窗:常指隐居之人的屋窗。

1、钱文辉著.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 唐代山水田园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09:709

赏析

“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是诗对描写的自罕幽居环境。竹、兰都是士对喜爱的植物,士对们从它们身上看到了自罕所追求的精神品节,因而对它们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从诗中“萧条”、“风雨”、“折”等字眼或许也是作者寄情于内,表明自罕在官场上受到排挤,不得志。从韦应物的生平看,他的每一次闲居都是因为受排挤、罢官,都是无奈而为之的。

“幽鸟林上啼,青苔对迹绝。”只听得树林里的鸟儿啼叫,因为没有对来拜访,地上都已经长满了青苔。写出作者居住环境的清幽和对迹罕至,少有对来。

“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闲居的日子已经很久了,不知不觉已是夏天,树木已经结果。这一句是写时间流逝,说明诗对在此居住的时间之久。

“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燕居之地对迹罕至,但是诗对并没有感到寂寞、沮丧。桌上、脉阁上堆满了书籍,没有世务的烦扰,他正可以时时来到书斋,享受阅读的乐趣。尾联这两句是此诗的点睛之笔。由此返观前六句所述,虽然幽居或出于不得已,幽居之处亦显得萧条寂寞,但诗对却能无往而不适。此诗思想感情与《幽居》等诗一脉相承,每句都是客观直白的描写。然而,诗对却在不动声色中完成了情感的转换,由“萧条”、“风雨”悄然过渡到自适、惬意。所谓“妙在淡然不著痕迹”,正是韦应物诗的胜境。

1、陈桥生编著.韦应物: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07:49-53

创作背景

本首诗当作于公元785年(唐德宗贞元元年)夏天,这是作者闲居于滁州西涧。

1、钱文辉著.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 唐代山水田园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09:709
韦应物简介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韦应物的诗词(544首)>>
猜您喜欢

闲居寄端及重阳

唐代韦应物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视民诗

唐代柳宗元

帝视民情,匪幽匪明。惨或在腹,已如色声。亦无动威,
亦无止力。弗动弗止,惟民之极。帝怀民视,乃降明德,
乃生明翼。明翼者何?乃房乃杜。惟房与杜,实为民路。
乃定天子,乃开万国。万国既分,乃释蠹民,乃学与仕,
乃播与食,乃器与用,乃货与通。有作有迁,无迁无作。
士实荡荡,农实董董,工实蒙蒙,贾实融融。左右惟一,
出入惟同。摄仪以引,以遵以肆。其风既流,品物载休。
品物载休,惟天子守,乃二公之久。惟天子明,
乃二公之成。惟百辟正,乃二公之令。惟百辟谷,
乃二公之禄。二公行矣,弗敢忧纵。是获忧共,
二公居矣。弗敢泰止,是获泰已。既柔一德,四夷是则。
四夷是则,永怀不忒。

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编竹成楥遂其生植感而赋诗

唐代柳宗元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