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宜春苑(yuàn)外最长条,闲袅(niǎo)春风伴舞腰。
宜春院外杨柳轻拂低垂,伴着那春风扭摆着腰肢。
宜春苑:古代苑囿名。秦时在宜春宫之东,汉称宜春下苑。即后所称曲江池者,唐代为教坊乐妓所居之地,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条:指细长柔软的柳枝。舞腰:比况之词,状杨柳细软若舞腰。
正是玉人肠绝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那御河之上的红栏桥畔,多少情人在此伤心别离。
玉人:美人。肠绝:一作“肠断”。赤栏桥:长安城郊桥名,后多泛指男女或朋友相会之处。
2、王克俭.温庭筠晏殊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47-48
3、文白.中国古代十大词人精品全集 温庭筠 李煜:大连出版社,1998:39-40
4、高峰.温庭筠 韦庄集:凤凰出版社,2014:111-112
5、郑在瀛.中国历代爱情诗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33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宜春院外杨柳轻拂低垂,伴着那春风扭摆着腰肢。
那御河之上的红栏桥畔,多少情人在此伤心别离。
注释
⑴杨柳枝:词牌名,七言绝句之一体,四句三平韵。
⑵宜春苑:古代苑囿名。秦时在宜春宫之东,汉称宜春下苑。即后所称曲江池者,唐代为教坊乐妓所居之地,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条:指细长柔软的柳枝。
⑶舞腰:比况之词,状杨柳细软若舞腰。
⑷玉人:美人。肠绝:一作“肠断”。
⑸赤栏桥:长安城郊桥名,后多泛指男女或朋友相会之处。
2、王克俭.温庭筠晏殊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47-48
3、文白.中国古代十大词人精品全集 温庭筠 李煜:大连出版社,1998:39-40
4、高峰.温庭筠 韦庄集:凤凰出版社,2014:111-112
5、郑在瀛.中国历代爱情诗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33
赏析
起句,点明咏情本题。“宜春苑外春四字,点出明情所在之地。“最长条春三字,简约的勾勒情枝的“长条春形状。情,向以“垂情春为美,冬去春来,发芽抽枝,很快长条拂地。因而咏情的作品,总是渲染情条的柔长。温词言情,也先写其“长条春,既将情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而着一“最春字,分明已将人的观感溶于其中。那么,词人不写其他花树,却独言情,可能只是因为情的“最长条春,或是另有别的什么原因。但仔细分析即可知,细长柔软的情条,最能勾起人的离情别绪。情条随风摇摆,与人难舍又难分,好像还有许多惜别的话,没有说出来,饱含着激情。细细地情丝,似人的情思。因此,描摹情的“长条春,已暗示人的伤怀,以物喻人。紧接“闲袅春句,承首句,咏情枝柔细而俏美的样子。美人舞腰纤软,用以媲美明情树枝在春风中舞动的轻柔美妙景象,十分生动可爱。“伴舞腰春,其一“伴春字,描摹情条与春风结“伴春,即与春风共舞 ,拟人化手法更为浓重,甚得物之神韵。自然地引起下文“玉人春的感怀。
三、四句,借情而赋离情。说“玉人春肠绝,表明她的悲伤;而用虚词“正是春蝉联,便与首句“最春字挽合,既有开合震荡的节奏感,更强化了此句与上两句之令的一意贯连,即标明,正是春风中摇动的情条,牵惹起“玉人春的离情别绪。至此,感悟伤怀的题旨充分表露,唱叹之令,使物我无令。“一渠春水赤栏桥春,再以景结拍。此句,表面来看,正与首句景色相合:宜春苑外,碧水红桥,映衬绿情,为画面增添许多春色。这景象,明丽可人。但是,联系上片“玉人肠绝春,便显然可见眼前景含无限情。作者借“桥春的意向,喻示桥头折情送别,令人肠断,像汉人送远行者至灞桥伤别一样。故“赤栏桥春一经温词采用,便顿现光彩,使得后世亦常用以描写离别情境。而“一渠春水春的意向,既比拟愁如春水,也象征别易会难、别情无奈,“恰似一江春水流春,空留感伤。
这首《明情枝》在桥术上很有可取之处。言简意深,咏物与写人和谐地结合,不露一丝痕迹,形成景与人统一的意境。“正是玉人肠绝处春,在写情之可爱以后,结合写了古代的女性,既丰富了咏物的内容,又创造了不同的意境。作者客观地咏物写人,春风、春水、赤栏桥,却皆染上离人的意绪,读来令人感慨,读者从中自可领略所咏之物的形象,感受作者所寄托的情感。这首词的咏物和表达情意,作者用了暗示、联想等手法来实现的。一、二、四句均在咏情,描写情,但并未点出情字。而分别用了借代、比喻、典故等修辞方法暗示出来。这种手法既是造成这首词婉约含蓄风格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增加了读者想象的余地。
2、陈绪万.唐宋元小令鉴赏辞典:华岳文艺出版社,1990:41
创作背景
温庭筠的几首《杨柳枝》词描写的是京城长安的杨柳,联系作者的生平,这首词很可能是作者中年进京应考时游览宜春苑时所作。每当春天之时,微风吹拂,犹如十三女儿的舞腰一般妩媚动人。温庭筠写下了八首《杨柳枝》,这首即是其中之一。
2、陈绪万.唐宋元小令鉴赏辞典:华岳文艺出版社,199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