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后批二十八字(在醴陵,时闻家在登州)

韩偓〔唐代〕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韩偓简介

韩偓

韩偓(844年-923年),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弟,“南安四贤”之一。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及第,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入为左拾遗,转谏议大夫,迁度支副使。光化三年(900年),从平左军中尉刘季述政变,迎接唐昭宗复位,授中书舍人,深得器重。黄巢进入长安,随驾进入凤翔,授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拒绝草诏起复前任宰相韦贻范。不肯依附于梁王朱全忠,贬为邓州司马。唐昭宗遇弑后,依附于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寓居九日山延福寺。信仰道教,擅写宫词,多写艳情,词藻华丽,人称“香奁体”。后梁龙德三年(923年),病逝于南安县龙兴寺,安葬于葵山。著有《玉山樵人集》。韩偓的诗词(312首)>>
猜您喜欢

送休公归衡

唐代刘昭禹

草履初登南岳船,铜瓶犹贮北山泉。
衡阳旧寺春归晚,门锁寒潭几树蝉。

戏礼经老僧

唐代白居易

香火一炉灯一盏,白头夜礼佛名经。
何年饮著声闻酒,直到如今醉未醒。

和赵王观妓

唐代法宣

桂山留上客,兰室命妖饶。城中画广黛,宫里束纤腰。
舞袖风前举,歌声扇后娇。周郎不须顾,今日管弦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