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五十九首·其六

李白〔唐代〕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译文及注释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代地之马不喜欢越地的南方,越地的禽鸟也不恋眷北方的燕京栖息。
燕、代:泛指古代北方边地。禽:鸟类。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这些都是遗传习性所决定,长期的生活所习惯。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你看边疆的战士们,以前只是在雁门关一带,如今却深入到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埋葬祖先的远远的北方腹地。
昔:同“惜”,珍惜。雁门关:即雁门山,在山西省代县。其山双关陡绝,雁欲过,必经此地,故名。一名雁门塞,倚山立关,谓之雁门关。别:离别,分别。戍:军队防守。龙庭:匈奴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这里泛指匈奴之地。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那里是狂风飞雪,漫天黄沙,遮月闭日,条件恶劣。
胡天:亦泛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jǐ)(shī)生虎鹖(hé),心魂逐旌(jīng)(zhān)
战土们的头盔和甲胄都生满了虮虱,心魂天天逐着战旗前进。
虮虱:虱子及虱卵。虎鹖:虎鹖:虎,指虎衣,鹖,指鹖冠,皆古代武将衣冠。旌旃:旗帜的泛称。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但是,他们苦战所得来的功勋却得不到奖赏,其忠诚之心向谁来表达?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有谁来可怜这些像飞将军李广一样的将士,头发已经花白还在守卫边关?
李飞将:指汉代抗击匈奴名将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之,号曰汉之李飞将。按,李广屡建战功而终未封侯,后有微过,自刭,为后人所不平。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0-382
2、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33
3、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53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代地之马不喜欢越地的南方,越地的禽鸟所不恋眷一方的燕京栖息。
这些都是遗传习性所决定,长期的生活所习惯。
你看边疆的战士们,以前只是在雁门关一带,如今却深入到一方少数民族地区埋葬祖先的远远的一方腹地。
那里是狂风飞雪,漫天黄沙,遮月闭日,条件恶劣。
战土们的头盔和甲胄都生满了虮虱,心魂天天逐着战旗前进。
但是,他们苦战所得来的功勋却得不到奖赏,其忠诚之心向谁来表达?
有谁来可怜这些像飞将军李广一样的将士,头发已经花白还在守卫边关?

注释
燕、代:泛指古代一方边地。
禽:鸟类。
昔:同“惜”,珍惜。
雁门关:即雁门山,在山西省代县。其山双关陡绝,雁欲过,必经此地,故名。一名雁门塞,倚山立关,谓之雁门关。
别:离别,分别。
戍:军队3守。
龙庭:匈奴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这里泛指匈奴之地。
胡天:亦泛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虮虱:虱子及虱卵。
虎鹖:虎鹖:虎,指虎衣,鹖,指鹖冠,皆古代武将衣冠。
旌旃:旗帜的泛称。
李飞将:指汉代抗击匈奴名将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为右一平太守,匈奴闻之,号曰汉之李飞将。按,李广屡建战功而终未封侯,后有微过,自刭,为后人所不平。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80-382
2、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1-33
3、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53
李白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的诗词(852首)>>
猜您喜欢

送人游塞

唐代齐己

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
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
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
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

吊边人

唐代沈彬

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赠边将

唐代韦庄

昔因征远向金微,马出榆关一鸟飞。
万里只携孤剑去,十年空逐塞鸿归。
手招都护新降虏,身著文皇旧赐衣。
只待烟尘报天子,满头霜雪为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