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mò)漠楼台隔。
帽上积着城市中的风尘,我来到都城的城北。城中正刮着大风,卷起尘土,满城都漠漠一片,人家的楼台隔着尘土,模糊不清。
一帽:暗用“侧帽”典。本处取其风流自赏意。红尘:闹市的飞尘。韦杜:唐代韦氏、杜氏的并称。这里指长安城中贵族豪门所集中居住的地方。漠漠:形容分布。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dié),江北江南雪。
我仰望飞雁,直到雁影消失在遥远的天空中。天边的山脉一线,云层重重叠叠,要下雪了,这雪花将洒遍大江南北。
目送飞鸿:眺望天边雁影。景:同“影”,这里指雁影。关山:关隘和山川。这里指北京郊区的西山等。
2、龚自珍著;侯荣荣解评.龚自珍集:三晋出版社,2008:第149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帽上积着城市中的风尘,我来到都城的城北。城中正刮着大风,卷起尘土,满城都漠漠一片,人家的楼台隔着尘土,模糊不清。
我仰望飞雁,直到雁影消失在遥远的天空中。天边的山脉一线,云层重重叠叠,要下雪了,这雪花将洒遍大江南北。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四十一字,上片三仄韵,下片四仄韵。《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
一帽:暗用“侧帽”典。《周书·独孤信传》:“(独孤)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吉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本处取其风流自赏意。宋·陈纪《倦寻芳》:“满簪霜雪,一帽尘埃,消几寒食。”红尘:闹市的飞尘。
韦杜:唐代韦氏、杜氏的并称。韦氏居韦曲,杜氏居杜曲,皆在长安城南,世为望族。时称“韦杜”,世人有“城南韦杜,离天尺五”之称。这里指长安城中贵族豪门所集中居住的地方。
“满城”二句:全城的豪门楼台广漠一片,但又互相隔绝。暗示对豪门之间争斗的厌倦。漠漠:形容分布。
目送飞鸿:眺望天边雁影。
景:同“影”,这里指雁影。
关山:关隘和山川。这里指北京郊区的西山等。
2、龚自珍著;侯荣荣解评.龚自珍集:三晋出版社,2008:第149页
创作背景
在《怀人馆词选》中这首词的前一首为嘉庆十六年(1811年)辛未六月所作的《水调歌头·风雨飒然至》,而第二年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年)四月,龚自珍已经南下。就词中“韦杜”、“江北江南雪”等词句,可知这首词所写为北京冬日,故必为嘉庆十六年(1811年)初冬在北京时所作。
2、李道英,刘孝严主编;韩进廉,张一平本册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六册 清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第452页
赏析
上片开头便由骑马出游写起。先写骑马出游的风貌。“一帽红尘”,点明出游时风尘仆仆, 同时,还说明了出游所经之路是尘埃飞扬的闹市。再写骑马出游的行踪,以“韦杜人家北”代指清都京师中的显贵豪门的住宅区。随后, 写所见到的显贵豪门住宅区的楼台,并以“满城风色”作比,认为有“隔”。作者在此未发一个议论, 但却表示了对显贵豪门厌弃的态度。
下片转写飞鸿南去。飞鸿飞去的地方正是作者家乡所在的江南,于是,禁不住对家乡的思念而“目送飞鸿”,一直望到飞鸿的影子在远天消失。作者的思乡之心便飞过了隔绝的关山,从千迭的乱云中穿过,想象到家乡可能也正是千里飞雪。下片写南去的飞鸿,进而抒发了思乡之情,表面上看来与上片表达的思想关系不大,实际上,越写思乡之切,就越使得对显贵豪门厌弃的态度更加鲜明。
词的上、下两片,虽各有侧重,但又是完整的一体。两片相接,照视线的移动,由望高楼到望空中,再到望飞鸿,合理而自然。全词无议论,以形象的语言写所见、所想,再透过所见、所想显露出要表达的思想。写所想,能驰骋想象,飞过关山,穿过乱云,展现了千里飞雪的壮阔图景。
自古名花号美人,娇红嫩白斗芳春。每夸金谷千秋丽,更道隋宫五色新。
把酒常须花在眼,现花莫便酒离唇。明朝试向花前看,满地残红最怆神。
花落花开最有情,间将笔墨谱花名。千红万紫都评遍,分付花神仔细听。
问谁人,开辟就,花花世界,更那个,创造下,草草乾坤。
百年中,无非是,香花阳炎,一日里,不可少,檀板金尊。
慨世间,有无数,名花异卉,普天下,知多少,花朵花名。
君不见,锦堤边,千般烂熳,君不见,红娇畔,万种精神。
君不见,上阳宫,蜂喧蝶攘,君不见,宜春苑,燕送莺迎。
一种种,一般般,看他妖艳,红者红,白者白,听我评论。
有客能将雁柱排,花前高唱独徘徊。春风春雨虽相妒,看取名花指下开。
第一种,牡丹花,天生富贵,号花王,称国色,花里为尊。
姚家黄,魏家紫,而今罕见,得君王,带笑看,倾国倾城。
醉杨妃,倚阑干,沉香亭北,李青莲,题妙句,三调清平。
芍药花,比牡丹,虽然少逊,一般的,斗春华,越样鲜新。
金带围,广陵城,预知宰相,不知道,洧水畔,赠与何人。
露桃花,倚东风,深红浅白,武陵溪,元都观,到处藏春。
蓬莱山,三千载,开花结果,天台路,盼著了,阮肇刘晨。
最可惜,暮春时,一番红雨,真堪叹,今日里,人去题门。
桃花谢,杏花开,艳妆春色,垒乱霞,飘微散,根倚深云。
碎锦坊,裴晋公,午桥遗爱,庐山上,董神仙,五树成林。
探花宴,上林中,赋诗争快,状元去,马如飞,踏碎香尘。
桃花红,杏花红,李花偏白,白如霜,白如雪,无月自明。
怎知道,王家郎,一朝钻核,倒不如,李家儿,万古盘根。
世间花,还又数,梨花洁白,似何郎,曾傅粉,一样消魂。
莺来窥,蝶来认,新妆淡淡,泪阑干,愁寂寞,春雨盈盈。
蔷薇花,在墙东,春红零乱,想经年,未架却,心绪纵横。
无人处,折一枝,常防刺手,夜深时,才经过,兜住罗裙。
玉兰花,分明是,苕华刻就,玉堂前,争春色,香气氤氲。
绣球花,在风前,谁能踢弄,玉簪花,满地上,若个遗簪。
金雀花,一般儿,飞飞欲动,蝴蝶花,可也是,栩栩身轻。
丁香花,豆豌花,念愁不破,夜合花,合欢花,最苦多情。
有一种,水中莲,又名菡荽,照秋波,窥明镜,冉冉亭亭。
细端详,绿云中,宛如仙子,虽然是,在污泥,不染埃尘。
太华峰,藕如船,曾开十丈,太液池,花能语,红白芳芬。
似六郎,好庞儿,亲承儿女,怪潘妃,一步步,喜杀东昏。
只有那,老嫦娥,一枝丹桂,有谁人,攀得著,两袖香生。
红状元,白探花,黄为榜眼,宝龙涎,欺凤饼,老翠连云。
皋涂山,种将成,八株齐挺,廉寒宫,斫不去,家载重生。
晚霜天,东篱畔,菊花开放,想从来,称知己,只有渊明。
问尊前,子细看,花如我瘦,吟泽畔,灵均氏,问夕餐英。
秋江上,芙蓉花,凌波弄影,一枝枝,翻江浪,别有风情。
紫薇花,端只许,仙郎相对,紫荆花,再不教,兄弟轻分。
木笔花,描不出,千般春色,金钱花,买不得,万种春情。
玉阶前,鸡冠花,那能报晓,三更里,杜鹃花,啼得伤心。
并不见,金灯花,夜深照影,只有那,鼓子花,雨打无声。
我爱他,十姊妹,要他窈窕,我爱他,千日红,不肯凋零。
我爱他,剪春罗,剪开罗带,我爱他,紫罗栏,裁作罗巾。
谁得似,凌霄花,干云直上,谁得似,蜀葵花,向日倾城。
谁知道,萱草花,儿儿女女,谁知道,棠样花,弟弟兄兄。
茉莉花,偏只是,秋香不散,荼縻花,全不能,春梦难醒。
山丹花,山茶花,十分春色,瑞香花,木香花,满座香薰。
凤仙花,细看时,恍如凤彩,牵牛花,试听花,不见牛鸣。
蜡梅花,是谁把,黄酥细染,石梅花,问谁将,红粉调匀。
真堪叹,木槿花,朝荣暮瘁,怎能似,菖蒲花,不老长生。
有一个,著芦花,花中孝子,有一个,啖松花,花里仙人。
真难得,款冬花,三冬独茂,真难得,长春花,四季长新。
红蓼花,一点点,离人泪血,杨柳花,一丝丝,荡子春魂。
朱藤花,尽道是,轻盈不俗,水仙花,又自会,潇洒离尘。
棣棠花,虽不是,黄金炼就,玫瑰花,却真个,紫玉雕成。
枣子花,橘子花,终须结实,碧桃花,海棠花,可惜飘零。
栀子花,带妙香,三分嫩白,樱桃花,垂紫带,一树买笑,几万贯,榆荚钱,不会通神。
万种花,总不如,寒梅独异,又清香,又高古,无与为群。
点就了,寿阳妆,一时丰韵,做醒了,罗浮梦,千古消魂。
尚记得,在他乡,寄归驿使,不知道,是何年,嫁与林君。
闻道花开不易看,一时说出许多般。不知尚有名花在,听我从头仔细弹。
还有那,幽兰花,行于空谷,纵无人,香自在,不受埃尘。
还有那,蕃釐观,琼花一本,是天花,岂肯在,人世沉论。
还有那,优昙花,奇香妙品,在西方,亿万劫,与物为邻。
还有那,虞美人,花开古墓,立风前,情脉脉,欲笑还颦。
还有那,雁来红,老年忽少,还有那,吉祥草,到处为祯。
还有那,美人苴,偎红倚绿,还有那,映山红,遍谷弥陵。
莺粟花,媚药中,实名鸦片,珠兰花,七碗内,堪伴茶星。
一丈红,五尺拦,刚递半段,木兰花,船上望,原是花身。
汉宫秋,那知道,长门秋怨,秋海棠,最堪怜,肠断秋砧。
梧桐花,放下著,六根六识,木棉花,识就了,千纬千经。
月季花,月月红,四时不断,含笑花,朝朝乐,一笑生春。
一般的,菜花开,游蜂队队,直等的,槐花黄,举子纷纷。
石竹花,篆竹花,迥于异样,朱兰花,若兰花,各自相分。
苜蓿花,靛青花,近于野草,王瓜花,白豆花,琐碎难论。
笔尖头,写不尽,许多数目,四季花,那能彀,悉记其名。
倒不如,隋炀帝,宫中剪彩,代天工,补就了,一霞阳春。
又不如,唐天子,服轩击鼓,好春光,判断了,不费天心。
洛阳城,到春来,名花开遍,河阳县,号花封,仙吏传名。
黄四娘,有的是,千枝万朵,苏公堤,镇一片,紫雾红云。
说不尽,自古来,繁华境界,收拾些,从今后,花柳心情。
君不见,霎时间,催花风雨,粉墙边,苍苔上,都是残英。
金谷园,剩得些,荒苔野鲜,百花洲,只是些,蔓茸青怜。
彩云中,望不见,散花天女,春宫内,难觅个,花蕊夫人。
觑得破,假机关,花开花落,悟得著,真消息,非色非声。
坐谈间,描写尽,花情花态,东风里,不知道,花喜花嗔。
满词场,又添了,一番佳话,惭愧杀,江郎笔,五色花生。
百岁光阴易白头,花开花落几时休。且将膝上琵琶语,弹尽胸中一段愁。
最好春光二月天,惊红哭紫各纷然。那能化作花间蝶,日向花房自在眠。